在明朝朱元璋之前,每个朝代的圣旨是如何开始的?

更新时间:2023-03-10 08:12:56 作者:191百科

  说起圣旨,很多会想起这一句话,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并不是圣旨的唯一开头,而且很多人都误读了这句话的意思。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说起这句话,那就必须提到他的发明者明太祖朱元璋。他定都南京后,首先将南京改为“应天府”,将他商议朝政的地方改为“奉天殿”,还在自己的玉圭上雕刻奉天法祖的字样。

  他自称为“奉天承运皇帝”,所以发明了那句流传出五百多年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在朱元璋之前,其实圣旨并不是这么开头的。

  秦汉时期,圣旨所以采用“皇帝诏曰”的开头。南北朝时期,圣旨开头开始采用“应天顺时,受兹明命”。唐朝圣旨的开头是“门下,天下之本”等版本。

  元朝圣旨有两种开头,一个是“长生提天的气力里,大福荫的祐助里皇帝圣旨”,还有一个版本是“上天眷命皇帝圣旨”。

  由于影视剧的原因,很多人会读成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其实正确读法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那为何会造成这种现象呢?天就是天子的意思,天子跟皇帝必须平齐,所以大家会误读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当然了,明朝并不是所有的圣旨都采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开头,其实还有制曰和敕曰,每一种说法都有不同的适用场合。

  就拿诏曰来说,它的意思是诏告天下。凡重大政事须布告天下臣民的,才使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所以大臣接到的圣旨,肯定不会是诏曰的开头,这是影视剧中经常犯的错误。

  "制曰"是皇帝表达皇恩、宣示百官时使用的。凡是圣旨中表达皇恩浩荡时,都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开头。"制曰"只为宣示百官之用,并不下达于普通百姓。所以大臣拿到的圣旨,一般是制曰开头。

  "敕曰"有告诫的意识。皇帝在给官员加官进爵的时,告诫官员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不要骄傲自满,恃宠而骄。大臣被提拔了,皇帝一般会用敕曰,告诫他不要骄傲自满。

  在影视剧中,圣旨基本上是皇帝给官员的,所以通常是奉天承运皇帝制曰的开头,而不是诏曰。所以大家下次再看电视的时候,千万不要被导演给忽悠了。

为您推荐

为什么历史学界对李时珍在太医院工作的经历有很多争论?

  1551—1557年这段时间内,封建皇帝征召医官,下令各地选拔医技精湛的人到太医院就职,于是在武昌楚王府的李时珍,也被推荐到了北京。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2023-03-09 21:57

明朝有很多著名的太监,为什么魏忠贤是最大的太监?

  明朝有名的太监很多,郑和,王振,冯保,汪值等等。要说第一大太监,那肯定非魏忠贤莫属。仅是他的自称就可看出—九千岁。那可不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嘛。下面趣历史小编就

2023-03-09 21:54

崇祯当皇帝后,魏忠贤和他的党羽然是怎么被清理干净的?

  魏忠贤在天启年间的权力达到了巅峰,可是到了崇祯做皇帝以后,仅仅一年之内,魏忠贤和他的党羽然都被崇祯给清理干净。那么崇祯到底是怎么做的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

2023-03-09 21:54

与文成公主结婚后,吐蕃与唐朝的关系如何?

  文成公主在唐贞观十五年与吐蕃松赞干布联姻,毕竟是从小就生活在富足的家庭,但是却没有一点娇滴滴大小姐的脾气。从长安一路到最后的目的地。经历了千辛万苦,翻山越岭。但是

2023-03-09 21:54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高渐离为秦王击筑时是怎么死的?

  高渐离,战国末燕(今河北省定兴县高里村)人,荆轲的好友,擅长击筑(是古代的一种击弦乐器,颈细肩圆,中空,十三弦),高渐离与荆轲的关系很好。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

2023-03-09 21:46

樊于期如何得罪秦王?荆轲刺秦时为何要他的头?

  樊於期就是当年荆轲刺秦王时借给荆轲人头的那个人。樊於期原为秦国大将,因为在秦赵战争中战败获罪于秦王嬴政,全家被杀,只身畏罪逃到燕国。燕太子丹将他待为上宾,为他在这

2023-03-09 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