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快学起来!这三个心理学效应能帮助孩子“戒磨蹭”

更新时间:2024-01-12 19:20:01 作者:191百科

家长们常常遇到一个困扰:孩子总是拖拖拉拉,迟迟不肯动手完成作业或日常任务。这种行为常被称为“磨蹭”,不仅令家长焦虑,还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效果和时间管理能力。然而,家长们不妨试试以下三个心理学效应,帮助孩子戒除“磨蹭”行为,提高学习效率。

如果做个排行榜,投票选出能把家长逼疯的教育问题,我想“孩子太磨蹭”一定能进入前三。

之前我看过一个视频就是这样。

一个小男孩,从他开始写作业,到9分钟后视频结束的这段时间里。

他先是看了两眼作业,然后就开始了自己的“磨蹭time”。

现在大家知道,孩子为什么作业写得那么慢了吧?

{ 磨蹭的孩子 }

也有一颗想要变好的心

磨蹭的孩子,也有一颗想变好的心。

所以,当孩子磨蹭的时候,比起催促、责骂,正向的、有技巧的帮助才能真正改善问题。

毕竟,是个人,他就吃套路。而我们就是就发现育儿中的套路,摸透孩子的心理,就可以有效的改善娃磨蹭拖拉这件事。

今天小竞要分享的就是3个心理学法则,合理运用起来,或许你会惊讶发现,培养一个不磨蹭的孩子,原来也很简单!

01 { 超限效应 }

越催,孩子越逆反

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磨蹭的时候,做法就是一个字——催。

殊不知,很多孩子是“你越催,他就越慢的”。

心理学上,有一种心理心理现象叫做“超限效应”。

指的是,当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就会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

这也就是为什么孩子会“越催越慢”。

甚至会陷入一个死循环:

催——不动——再催——慢慢动——三催四请——更不愿意动了。

比起不断催促,我们反而是可以运用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也就是期待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的心理。

家长可以把你对孩子的美好期待,用话语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孩子知道,孩子就会按照这样的期待去努力。

我们之所以把让孩子主动完成作业,放在第一位,主要是因为写作业的过程,其实是孩子不断成长的过程,而且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回忆。

如果有些孩子的自制力不强,家长可以在身边陪同。当然这个过程,不要去打扰以及打断孩子。这时候父母可以在其身边看书或者工作,只要起到陪伴的作用即可。

02 { 定位速效实验 }

目标精细化,孩子好执行

心理学家罗西和亨利就做过一个实验:

心理学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当人们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规划,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与目标之间的距离的时候,人们会更有动力,更能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到达目标。

目标设定要清晰、合理

设定学习目标不具体,就会直接导致孩子后期执行不到位。

或者,给自己制定了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虽然可以体现出雄心壮志,但结果往往是一时心血来潮,坚持不了三天又放弃了,久而久之你对设定目标也失去了信心。因此制定的目标一定要以小见大,

举例如语文作文是孩子的薄弱点,学习目标往大来说是“提升写作能力”,但分化到小的点上就必须清晰具体:每日下午阅读两篇优秀作文范文,抄写其中的好词好句,用新学习的词语成语造句等。

看到学习中的正向反馈

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很多时候都存在唯结果论的现象。这对大多数的学生是打击式的,并非是一个良性激励的过程。

如果我们只知道制定目标而不知道如何去寻找激励因素,那就肯定会在屡次打击后,丧失学习信心与兴趣,对制定学习目标也越来越不当回事,那就不用妄想目标达成了。

但是我们稍微思考一下,诸如大战僵尸,贪吃蛇,飞机大战等小游戏。虽然游戏结果都会遇到一次次的失败,但为什么这样的游戏最终能成为一个现象级的游戏呢?

原因就在于,激励并不一定完全来源于结果。过程中的每一次进步、每一次反馈、每一个小目标的完成,都可以变成一个激励来源。

只有把一个宏大的目标细化成无数个可实现的小目标,那么每一个小目标的完成都能够反应一次小进步。这同时也说明了上述中具体清晰实际的目标有多重要。

03 { 蔡格尼克效应 }

降低任务难度,减少心理负担

《超级育儿师》节目里,有一个叫龙威的12岁男孩。

考试考27分,做作业时哈欠连连,无从下手。

坐在书桌前,要么发呆、要么玩笔,到头来,作业经常交不上去。

看到他在妈妈的逼问下,双手无处安放的紧张和焦虑,不难看出龙威迟迟完不成作业、不愿意去写作业的关键在于,学习对他而言很难。

“蔡格尼克效应”也指出了这一点。

想要快速做完事情,提高效率,重点在于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让他拥有一个轻松舒适的状态。

比如,让孩子先从简单容易的事情做起。

所有的作业中,背英语单词背得比较快,就让他先完成这项作业;

一般完成1、2项简单的作业后,他就会明显找到成就感,逐渐放松下来,不像刚开始那样面露难色了。

等他心情放松了,最后再做数学或其他难度较高的学科主业,相对更专注和快速些了。

以上就是家长们快学起来!这三个心理学效应能帮助孩子“戒磨蹭”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家长们快学起来!这三个心理学效应能帮助孩子“戒磨蹭”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为您推荐

优化宝宝头型的关键期是在这几个月,即使头部被睡扁了,仍然可以通过措施恢复圆润形状

宝宝头型的形状对于他们的外观和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据研究表明,宝宝头部的关键期是在出生后的3到6个月之间,这段时间内是对头型进行优化的最佳时机。即使宝宝的头部被长时间

2024-01-12 12:51

宝宝睡姿影响头部形状,4个月黄金期调整,过期需另寻办法

宝宝的睡姿不仅会影响其睡眠质量,还会对头部形状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宝宝成长的黄金期——4个月左右,头骨仍然柔软易形变。因此,在这个阶段,及时调整宝宝的睡姿是非常重要的。如

2024-01-12 12:00

圆脑时代!科学方法告别扁头,揭秘打造健康宝宝的秘诀!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方式和高压工作环境,给许多家庭带来了健康问题,尤其是婴幼儿的健康成长。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关注孩子的头型问题,尤其是扁头的现象。而对于打造

2024-01-12 09:47

宝宝几个月头部就定型,睡姿开始改变?超过这个月份,尽量不要频繁干扰

宝宝的成长和发育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在最初几个月,宝宝的头部逐渐定型,睡姿也开始发生改变。在这个关键的时期,家长们需要注意宝宝的睡眠习惯,并尽量避免频繁地干扰。通过

2024-01-12 09:43

宝宝晚上频繁踢被子,宝妈们可尝试以下10个技巧

宝宝晚上频繁踢被子是许多宝妈们常常遇到的困扰。不仅会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也让宝妈们倍感无奈。然而,不要着急,宝妈们可以尝试以下10个技巧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调整被子的厚

2024-01-12 08:14

宝宝睡觉踢被子的原因及应对方法,妈妈必须知道的苦衷

宝宝睡觉时常常喜欢踢被子,这是因为在这个年龄段,宝宝的身体活跃度较高,睡觉时容易感到闷热。踢被子可以帮助宝宝调节体温,让他们感到更加舒适。然而,妈妈们却经常为此感到苦

2024-01-11 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