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尔克孜族习惯用什么食物招待客人?

更新时间:2023-03-19 17:21:51 作者:191百科

  “纳仁”是柯尔克孜族招待客人最上等的食品。先宰羊煮肉,肉熟后用小刀切成肉丝,之后将细面条与之搅拌,并放入适量的洋葱、胡椒粉和盐,即可食用。在严寒的冬天,纳仁的主要用料是索古姆(熏肉)。在晚秋季节,制作索古姆,还有将肥肉和碎肉塞进马的肠子和肚子,放入调味佐料,做成喀孜(熏马肠)、喀尔塔(香肠)。

  柯尔克孜人进食时,面前铺一块餐布,不论多少人皆围在餐布周围,盘腿而坐,共同进餐。人们说柯尔克孜人的毡房有多大,餐布就有多大,以形容其食品之丰盛和待客之热情。

  在离克亚孜部落不远的地方,有个汗国的汗王,他对这个小小的部落居然有如此大的好名声,一个小小的部落头人有如此高的威望,很不服气。

  按照汗王的吩咐,阔里巧克比被请进了汗宫。仆人为阔里巧克比安排了住处,每天三顿茶水招待,就是不端食物。阔里巧克比出于礼貌,虽然饥肠辘辘,也不便张口,他要看看这个汗王究竟耍的什么花招。

  一直等到第四天,当阔里巧克比挣扎着做完祈祷后,只见仆人用三尺长二尺宽的大木盘,端来了一只香气四溢的炖全羊送到他面前就出去了。阔里巧克比首先洗了手,并做了感谢主人厚意的祝愿后,拿出随身带的小刀,慢慢割下羊头,吃了半边,双手摆在对面的盘边上。他接着拿起前腿吃了几口,又双手把前腿摆在对面的盘内,然后割了一块羊尾油,又割了两片肝子,把羊尾巴油夹在中间吃了下去。这时阔里巧克比才拿起羊的其他部分的肉大嚼大吃起来。等到阔里巧克比吃完肉净手后,事先安排窥视他吃肉的仆人,把吃肉经过详细地禀报给汗王。

  阔里巧克比虽然饿了四天,还没有失去做客人的风度,使汗王很佩服。但他不理解为什么阔里巧克要先吃羊头而又不吃完,吃前腿也剩下一半,吃羊肝夹羊尾油。汗王百思不得其解,他召来群臣也无法解开这个谜。汗王决定亲自去问问阔里巧克。他走进帐篷,向阔里巧克问安并坐在他对面。

以上就是柯尔克孜族习惯用什么食物招待客人?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柯尔克孜族习惯用什么食物招待客人?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为您推荐

柯尔克孜族美食大盘点

  “肖奴帕”:即大块肉、手抓肉。这是柯尔克孜人待客的食品之一。做法是把肉切成大块,分肋骨、脖骨、脊骨、大腿、小腿及羊头、羊蹄、羊肝煮在一起,待客时按客人等级而分肉。

2023-03-19 16:54

柯尔克孜族的工艺美术有多美?

  柯尔克孜族具有悠久的手工艺术传统,他们的工艺美术主要表现在帏幔、编织、刺绣和皮革制品等方面。  帏幔,又叫“壁帘”,柯尔克孜语称为“吐西吐克”,一般挂在柯尔克孜族

2023-03-19 16:52

柯尔克孜族玛纳斯的叙事结构是什么?

  《玛纳斯》的叙事很有特色。它对于人物与事件的叙述采用的是由本至末的顺时的联贯叙事方式,即不打破自然时序,基本按照事件发生的时序对事件进行叙述,每一部都是从英雄的诞

2023-03-19 16:48

柯尔克孜族是如何养鹰的

  在新疆自治区的阿合奇村的柯尔克孜族猎人训练猎鹰,为狩猎季节做准备。  柯尔克孜族牧有养鹰的传统,从野外抓来的幼鹰经过驯养可以成为牧民捕猎的帮手。为了消除鹰的野性,

2023-03-19 16:46

萨满教对柯尔克孜族有什么影响?

  柯尔克孜族历史上信仰萨满教的时间长达两千多年,因此萨满教世界观,萨满文化对柯尔克孜人的观念、意识、习惯、文化的影响力相当深远,相当强大。支配着柯尔克孜人思想和行动

2023-03-19 16:39

柯尔克孜族的姓氏和村庄是怎么来的?

  东迁后的黑龙江柯尔克孜族人为六个姓氏, 即达本(吴)、额齐格(常)、嘎博韩(韩)、赛音德尔(蔡)、博勒特尔(郎)、格尔格司(司)、约在清末又从蔡姓中分离出来了刘姓。建国后,婚

2023-03-19 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