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深夜有打更人?除了提醒古人时间外,还有其他几种特殊的用途。

更新时间:2024-01-14 14:39:01 作者:191百科

在古代,一个熟悉的景象就是深夜时分,听到遥远的敲鼓声在街头巷尾传来。这种声音由撞击时钟的打更人敲击鼓声罢了。打更人的存在不仅是为了提醒古人准确的时间,他们还有其他几种特殊的用途。打更人不仅代表着黑暗与寂静的守护者,也象征着夜晚神秘的力量。他们在古代承载着更多的象征意义,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符号。

前言

在古代的夜幕下,城市中时常传来悠扬的敲鼓声和号角声,这是那个时代的打更人在履行着他们独特而神秘的使命。除了简单的时间提醒之外,古代深夜打更还承载着一些特殊的用途,令人颇感好奇。

夜晚是一个充满幽暗与神秘的时刻,而打更人则是穿梭在这黑夜中的独特存在。他们的夜巡工作不仅仅是为了提醒古人时间的流逝,更可能隐藏着神秘的仪式、传递着特殊的信息,甚至可能与城市的安宁有着密切的联系。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在夜幕降临时振奋起来?打更的背后是否还有着其他更加深刻的寓意?

聆听鸡鸣,教民众认知时辰

根据记载,我国古代最初的“报时人”,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鸡人”。那个年代,古人还没有精准的计时工具,主要是通过聆听鸡鸣来辨认时间脉络。一则流传千年的典故佐证了这点——故事中的主人公逃亡至函谷关,关口守卫规定必须等到天明鸡叫才可放行。幸好主人公有位朋友擅长模仿鸡鸣,于是策反了所有鸡,迫使守卫提前开放了关口。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在那个年代鸡鸣就是夜晚和白昼的分界线,也成为了人们判断时间的主要依据。“鸡人”就是执行这一重要任务的角色,他们聆听鸡鸣,划分夜晚时辰,让广大民众正确安排起居作息。

随后,真正意义上的“更夫”—也就是后世的打更人,作为夜间报时提醒的社会角色正式诞生。他们负责根据时令、鸡鸣等自然规律报时通知,让社会秩序得以正常运行。

十二时辰与生活起居相映成趣

据说在我国古代历法里,一天被细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对应着两个小时的时间。这套独特的十二时辰不仅成为计时的重要依据,也与古人的生活起居密不可分。

比如子时(23点—1点)对应“夜半”。这是一天中最寂静的时候,百姓们都进入梦乡,只有少数守夜人在辛勤工作。丑时(1点—3点)则称为“鸡鸣”,正是公鸡报晓之时。一声鸡啼下,睡意朦胧的人们也准备起床开始劳作

从子时至亥时,十二守护神按顺序轮值,描绘了古人一天劳作生活的点点滴滴。而在这个系统里,作为报时提醒者的打更人就好像时间链接的使者,将每个时辰与对应的生活场景紧密串联,使一日的时间运转井井有条。毫无疑问,他们在当时历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漏壶滴漏,铜尺浮剑,古老而精湛的报时技艺

那么,在没有现代化计时设备的年代,打更人又是如何精准报时的呢?这其中有一门古老而精湛的技艺——滴漏。

滴漏的种类有多种,而最典型的要数元朝时期流行的四壶漏。这种漏壶由四个巨大的铜壶组成,每个壶口均置有一铜盖,盖中央插有一铜尺。尺上刻有十二个时辰的时间刻度。再在尺前插一根木制的浮剑。

工作原理是,把四个铜壶充满水后封盖。水从壶嘴缓缓渗出,浮剑随着水位上升也逐渐上移。到达某一刻度时,就代表相应的时辰已经到来,打更人便敲锣报时。只要掌握漏水速度的精准计算,报时就可非常准确。

可见,我国古代先民在计时技术上下了大功夫,也因为有了这些非凡的智慧,才使得社会秩序在没有电子设备的年代得以正常运行。打更人与这些报时技艺有着不解之缘,正是这层联系成就了他们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黑夜来袭,谁守护城池的宁静

当太阳下山,黑暗笼罩大地,城中百姓也渐入梦乡之时,一批批打更人便按计划出巡夜间街道。手持马灯或灯笼,他们绕着照明的路线步履不停。

巡逻路线之外,则是漆黑一片,偶有悄悄摸摸的暗夜行人,也在灯光转瞬即逝的一霎,倏然惊醒。随着定期的锣鼓声响起,行人们这才放下警惕,因为知道守护时间与宁静的勤勉守夜人又一次开始了巡查。

在这个看似平静的城中,打更人必须时刻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潜在威胁。他们不仅要抵挡严寒刺骨的寒风,也要防备小偷盗贼,更要警惕城外来犯的刺客盗匪。可以这么说,他们与整个城池的宁静与稳定生死与共。

所以在古代社会,这不是一个轻松的工作,更不是电视剧里演绎的跑龙套角色。它需要勤勉执着的性格和对城中百姓生命负责的使命感。正是有了这样一群无私奉献的守夜勇士,这座古城才得以在漫漫长夜中保持宁静与安定。

黑夜中的传奇与戏谑

或许是工作环境特殊,关于打更人的一些古老传说也就此流传开来。最神秘的要数“打更驱鬼”的说法。据说在某些仪式上,打更人会举行特殊的驱邪巫术。

这其中就有一出广为人知的戏剧《红楼梦》中的剧情——男主人公之一在返回家中后,被发现已经离奇死亡。有传言说是游魂作祟。为此老太太命人在男主人公寝室周围设置重兵把守,并安排大批打更人巡逻驱鬼。

可以看出,在古人心中打更与神鬼界也有某些特殊关联。这份神秘感成为了这个职业独特的印记。当然,我们也要理性地认识到,更多时候打更人还是担负着现实的社会责任,他们与城池的平安与韧性有着不解之缘。

岁月流逝,谁还记得夜的守望者

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城市路灯林立,到处都有精准的电子计时设备,这种古老的夜间报时职业也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但我们不能忘记,在电力成就今天生活的便利之前,正是打更人这样一群默默无闻的守夜勤勇士,日复一日地守望,报时,使千百年来的中国古城得以在漫漫长夜中保持平安,人们也得以安稳入眠。

他们是时间的传令官,黑夜的守卫者。也许在历史进程中,打更这份工作显得平凡乏味。但是没了他们的存在,中国古代的都城生活是否还能如此井然有序?这值得我们深思。

结语

当今我们可以不再依靠马灯和铜锣判断时间,可我们更不应忘记在古老年代,正是这样一群夜夜巡城的守望勇士,守护了漫漫岁月中每一个人安稳入眠的夜晚。这是他们留给我们时间的馈赠,也是历史的馈赠。我们必须铭记。

以上就是为什么古代深夜有打更人?除了提醒古人时间外,还有其他几种特殊的用途。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为什么古代深夜有打更人?除了提醒古人时间外,还有其他几种特殊的用途。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为您推荐

中国五千年之商朝:重写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商朝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也是中国文明的重要里程碑。商朝的出现不仅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更为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发展积淀了丰厚的底蕴

2024-01-13 21:47

老北京四大头牌名妓的悲喜人生揭秘:最出名的名妓是谁?

老北京有四大头牌名妓,她们的悲喜人生令人瞩目。而其中最出名的名妓,非柳如是莫属。柳如是,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她聪明伶俐,自小就展露出与众不同的才华。然而命运对她并不公平,不得不步...

2024-01-13 21:29

清新简洁的心情签名短句

清新简洁的心情签名短句能够传达出一种宁静和简单的生活态度,给人带来一份清新的感觉。这些简短的句子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真挚的情感,让人不禁沉醉其中。生活不需要太多的复杂,而是需要一...

2024-01-13 21:28

秦始皇开创卖官先河:村官需要千石粮食充实官员

秦始皇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皇帝,他开创了许多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其中一个重要举措是推行买官制度。在秦朝,村官需要提供一定数量的粮食来充实官员的食品供给。买官制度是秦始...

2024-01-13 21:32

古代执行死刑的程序之严苛:隋唐时期需三次请示皇帝

古代中国的死刑执行程序之严苛,尤其在隋唐时期,被请示皇帝三次的规定可谓是其中之一。这严苛的规定体现了当时社会对死刑的慎重态度和统治者对权力运用的限制,也是对人命最基本尊严的尊重。...

2024-01-13 21:29

历史之迷:揭秘蒙古帝国时期版图的真实面积

历史之迷:揭秘蒙古帝国时期版图的真实面积蒙古帝国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陆地帝国之一,它的版图广阔而辽阔。然而,对于蒙古帝国时期的版图的真实面积,历史学家们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和争议。...

2024-01-13 21:35